中国卡车信息网 >> 其他 >> 正文
深扒!中国重汽车型史之一:“黄河”传奇
文章来源:商用车天下  作者: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14日
分享按钮

  1960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辆重型卡车——“黄河JN150”从济南汽车制造总厂的生产线上驶出,从此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济南汽车制造厂的前身是1953年由国家交通部直接管理的济南汽车修理配件厂,1958年改名为济南汽车制造厂,这家工厂涵盖了修理厂、配件厂、制造厂等几乎一切汽车行业的工厂。


  黄河汽车出现以前,知道“济南汽车制造厂”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重卡”诞生以后,济南汽车制造厂走上了半个多世纪的重型汽车制造之路,黄河也成为了如今重汽引以为豪的一款卡车。



  黄河牌的诞生,还有一段有意思的小插曲。1958年正值大跃进时期,人民群众情绪高涨。当时的济南汽车配件厂以苏联GAZ-69吉普车为蓝本翻造出了一台吉普车,几经商讨后所有人一致决定命名此车为“黄河”——因为济南处于黄河边上,黄河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而第一台黄河从完成设计准备到车辆制造完成仅仅只花了17天,测绘试制和零件测试几乎是同时进行,但是这台车在测试阶段出了太多的故障,因此没有量产。


  不过这宝贵的17天改变了这个小厂的命运,同年该厂改名为济南汽车制造厂。

  斯柯达706RT载重卡车


黄河JN150载重汽车


  1959年,为弥补当时中国在重型卡车方面的空白,国家汽车局规划了一个“8吨载重卡车”的项目,于是济南汽车制造厂将捷克的斯柯达706RT载重汽车进行了重新设计,于1960年设计出了我国的第一辆载重汽车——黄河JN150/151,不过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未通过国家的审核。“黄河人”并没有放弃,而是排除万难从研发中进取设计出了更先进的JN150。


  直到1963年,第一台真正的黄河JN150终于从济南汽车制造总厂的生产线驶下,这是继解放CA10B后中国又一次在卡车方面有了全新的突破。



  早期的黄河JN150,设计方面大多数还是采用斯柯达的,使用了爪式轮毂。


  斯柯达706RT的外观在上世纪60年代的商用车界属于非常时髦的,它积淀了德国“二战”留下来的工业基础,成就了斯柯达这家公司在造车方面表现优秀,也使得706RT车型成为60年代全欧洲最火爆的车型之一。


  相对于之斯柯达706RT来说,黄河JN150保留了前者驾驶室的整体造型,但黄河的驾驶室相比斯柯达来说让人感觉又有些“方方正正”。在试验阶段,黄河曾采用斯柯达706RT驾驶室的“圆润”设计,发动机进气格栅也采用斯柯达的竖式进气格栅,这种棱角设计经过慢慢修改,量产后,进气格栅被修改成交叉网格式,对于中国来说更加“接地气”。车厢则是使用了当时非常大众化的铁木混合结构。


黄河JN150使用尺寸图


  黄河JN150采用了上海柴油机厂基于船用发动机改造的6135Q水冷柴油发动机,排量12升,最大马力160马力,发动机在1200-1300转/分的时候达到686N.m的最大扭矩,与之匹配的是一台五挡机械式换挡变速箱,这个组合使得JN150的最大公路时速可以达到71公里/小时的最高车速。


在车展上进行展示的黄河JN150


  虽说八吨的载重吨位如今已无法称作重卡,但JN150作为共和国的第一台平头柴油载重汽车,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无数的黄河汽车作为长途运输车奔跑在中国的干线公路上。在当时,无论是企业还是部队,无数的黄河JN150穿插在许多尖头载重卡车里,宽大的驾驶室让人印象深刻。许多见过老一代黄河汽车的人都说:“黄河这个车驾驶室大,有卧铺坐起来相当舒服,拉的也不少!”


  由于发动机质量过大,车辆整体技术过时等原因,上个世纪80年代,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开始将生产了20多年的黄河JN150八吨载重系列进行更新换代,这一次是依据德国MAN F8卡车的驾驶室设计出了黄河第二代全新产品——黄河牌JN162十吨级别重型载重卡车,这也是中国首辆十吨级别载重卡车。


德国MAN F8载重汽车


  MAN F8是德国曼恩商用车在上世纪70年代设计出的卡车,该车在当时同步了欧洲技术,驾驶室也十分接近现代化设计。


  在当时的国产车中,几乎没有驾驶室带有翻转机构的平头卡车驾驶室,黄河JN162具备了驾驶室翻转机构,方便了对发动机和车辆底盘总成的维护,不仅如此,还配备了先进的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和液压减震座椅。在当时这种配置可以说是国产车里的旗舰车型,广角弧度的玻璃也使得驾驶员的视野倍增,黄河JN162整体保留了原车的设计,在一些方面做了一些符合中国公路运输的改动。



  黄河JN162配备了杭州柴油发动机厂生产的6130Q柴油发动机,最大马力210马力,在1300转/分的时候达到784N.m的最大扭矩,公路最大时速可以达到70公里/小时。


  JN162经过测试后于1984年正式投产,JN162前后共开发出了30多种车型,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JN162系列载重卡车算是黄河的最后一款车型,后来引进的斯太尔成为了重卡行业的代名词,斯太尔重卡一夜之间替代了国内的重卡产品。


  曾经也有斯太尔面罩上贴着黄河的标志,那是结合了斯太尔和黄河技术的黄河S系列卡车,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类型的卡车也随着JN162系列成为公路上的珍宝。


  笔者曾经有幸在江西某地见到一台依旧在服役的黄河JN4171牵引车,4171系列牵引车是黄河系列的最后一个产品。据了解,这台卡车是已经成立中国重型汽车联营公司以后推出的一款黄河车型,当时斯太尔技术已经成为中国重型车的主流技术。



  这台黄河JN4171牵引车采用的是斯太尔的WD615.61柴油发动机,最大马力为260马力。整车可以说是“破烂不堪”,但是破烂的外观依旧没有影响车辆的使用,从年检标识可以看出该车在2012年已经到达年限,不过保守估计已至少服役了20年。



  后桥轴头依旧是黄河的尖轴头而不是引进斯太尔的圆柱型轴头,后期的黄河因为斯太尔技术的引进,许多主要配件已经换装了斯太尔。


印度的MAN L2000牵引车


  虽说黄河后来没有自主生产车型,后来的中国重汽也并没有把黄河这两个字彻底“枪毙”,而是引进了MAN L2000卡车的技术设计出的全新卡车赋予了“黄河”的名字。


  MAN L2000是MAN F2000的姊妹车型,F2000主要面对重型卡车市场,而L2000更多则是面对中型和轻型卡车市场,在当时,国内的重卡趋势几乎是被斯太尔垄断,而中卡则是处于一个空白,所以说引进MAN L2000是为了填补当时中型卡车的空白。



  和20年前的黄河一样,中国重汽如今的黄河产品依旧使用着MAN的驾驶室,只不过从F8的驾驶室换成了L2000的驾驶室。最著名的工程版命名为“金王子”,金王子直到现在一直是中国重汽工程车的代表之作。


经过改进以后新黄河



  轻卡产品使用了日产阿特拉斯的驾驶室,这款驾驶室在国内的轻卡行业使用量是十分火爆。


  “黄河”这两个字不仅仅是中国的象征,也是中国重型汽车的象征,正是因为有了黄河才开创了中国的重卡行业时代。如今,中国重汽依旧沿用“黄河”作为产品的名称来纪念它曾经的传奇。

信息检索
关键字
最新专题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