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卡车信息网 >> 人物观点 >> 正文
中集集团麦伯良:怀揣“做世界第一”梦想
文章来源: 中国卡车信息网 编辑部 发布日期: 2015年08月24日
分享按钮

  提起麦伯良,很多人都以为这位在中集任职20多年的总裁是位老人,其实,麦伯良今年只有56岁。

  麦伯良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中集,32岁走马上任当总裁,率领中集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小企业一路披荆斩棘,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装备制造业的翘楚。若论起中国职业经理人这个职位,麦伯良堪称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职业经理人。在中集奋斗30年,其间经历太多风云变幻,麦伯良将一生事业追求与中集的发展融为一体。

  梳理历史脉络,麦伯良领导下的中集始终站在创新变革的时代最前沿。在“做实制造业”的基础上,中集发挥大公司、大平台优势,整合国内外资源,多业务领域呈现向现代服务业、产业孵化平台等新领域全面渗透的格局。当前,中集的融资租赁业务、中集智谷、中集车辆园等商业模式遍布国内。深圳商报记者了解到,身处广东自贸区前海片区,中集有意联合国际资本及外部优势资源,以国内高端海工龙头企业的行业身份,凭借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诸多政策便利,先行先试打造国际级海洋金融服务中心,助力深圳海洋强市建设、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

  中集并非麦伯良创立,然而在中集最困难的时候,却是年轻的麦伯良等人带领着仅剩的59人坚持生产,怀揣“做世界第一”的梦想,在20多年后让中集跻身中国的国际化大企业行列,集装箱、空港设备等多项业务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业务遍及八大板块,年营收超过700亿元。如今的麦伯良仍然在为中集制定未来三到五年的宏大战略布局,目标是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到1200亿元。麦伯良透露,中集有在全球进行资源整合的优势,因为“全球资源整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从国内来看,中集全球化走得最早,是最有基础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的企业,这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誓言:立志“做集装箱世界第一”

  麦伯良一直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充满着感激之情,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改革的热潮吸引他来到深圳,偶然间进入了刚刚成立的中集,(这家1980年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由招商局与丹麦宝隆洋行合资成立,双方各占50%股份,经营权归丹麦方面),开始与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同生共进。

  1982年2月,麦伯良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最开始在蛇口工业区劳动服务公司等待分配。当时的中集还没有多少懂技术的工人,核心技术都需要外籍公司派人执行。 “当时中集要报价,要搞技术说明书和图纸,但是没有人会做,就叫我来帮忙。帮了一个星期,当时中集的外籍总经理莫斯卡问我能不能留在这儿?我说,留就留吧。”麦伯良回忆说。

  缺材料、缺经验,最缺的是技术,大学毕业的麦伯良竟然成了中集技术部里唯一的工程师。有一次一台国外进口的设备出了故障,集装箱生产急着赶工,而国外技术人员到位又需时日,无奈之下,公司让唯一有技术背景的麦伯良试一试。凭着一股劲,麦伯良花了几天时间把机器全部拆卸并不断琢磨机械原理,竟然成功修理好了。从此,麦伯良开始带领着中集人自己研发集装箱的生产,从琢磨国外的设计图纸入手,然后用模板在图纸上一笔一笔地画,最原始的集装箱本土化进程从麦伯良的土办法开始,不久,中集简陋的工厂内终于生产出第一台集装箱。

  中外合资的血缘让中集这家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入了市场与改革的因素,一开始就没有当时大部分企业拥有的国家保护伞,暴露于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中。新生的中集很快被市场大浪险些打翻,国际海运市场的低迷使得这艘中外合资的小船惊险连连。1986年,公司濒临破产,外资方全员撤离……为留住最后的生存希望,几百名员工只能留下59人,麦伯良因为在中方与外方之间颇有人缘,被委派主持裁员经历了这一切的麦伯良,反而带领着剩下的59人坚持生产,年轻的他成为核心之一。麦伯良说,“中集的发展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就是59人的活命阶段,另一个就是要做世界第一的中集。”活命阶段的麦伯良才27岁,但心中却已立下“做世界第一”的誓言。

  中集真正明确要“做集装箱世界第一”的目标是在1991年,彼时的麦伯良时刻观察着国际海运市场的动向,“当时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全球范围内集装箱的制造要往中国转移,但那个时候韩国是世界第一,他们的市场份额最高时超过60%。我很幸运地看到没有一家大企业集团对集装箱产业转移到中国来这种趋势有明显的行动,于是我们从1991年开始行动。第三年,韩国企业也来了,但它比我们晚了整整两年多,已经来不及了。”麦伯良说。

  选择:为事业放弃干部身份

  1986年,在中集的生死关头,麦伯良等59人艰苦奋斗了3个月,公司11月经营就出现了历史性转折,产品打入了香港市场并实现首次盈利。与此同时,伴随多年改革开放成果的孕育,日益增加的出口量也使得中国集装箱航运业务自发形成对集装箱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时的中集还吸引了中远集团的参股,公司改组为招商、中远、丹麦宝隆洋行的三方合资企业,中远迅速给了中集订单上的帮助。

  合资后的中远和招商局分别占股45%,两大国企股东股份均衡,相互制约,这种均衡股权结构,避免了因一股独大而导致的决策武断,保证了董事会的科学决策。研究者们认为,当时的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是大股东委派“代理人”,“代理人”实际代表的是大股东利益,而非企业本身利益,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现象比比皆是。中集两大股东等比例持股的模式解决了这一弊端,双方基于利益考虑转向选择职业经理人,麦伯良自然成了不二人选。

  不过,对于麦伯良本人,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当时的麦伯良最开始是招商局委派的人选,1992年任代总经理。中远提出,麦伯良是招商局的人,中远对其表现满意,但按理说麦伯良干完3年,就应该由中远再派另一个代表,但这样下去对企业并不利,所以提出,如果要麦伯良长期担任总裁,就应该与招商局脱离关系,这也就意味着放弃国家外派干部的身份,成为完全独立的职业经理人。

  看似简单的一个选择,对麦伯良来说,却意味着十余倍的待遇差距。当时麦伯良如果继续选择当招商局的外派干部,则月薪为6000元,而选择留在中集当总裁,月薪仅400多元。6000元相对于400元的差距,放在任何时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选择倾向都会非常明显,这对于当时的麦伯良是个非常大的考验。大部分人认为麦伯良不会傻到放弃高薪和国家外派干部身份,而将个人命运与前途未卜的中集这家小企业绑在一起。

  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提到这件事时, 麦伯良坦然地说,其实对于自己,这个选择非常简单,“我晚上回家和爱人商量了一下,两个人意见很统一,她支持我的任何选择,而我当然会选择中集,这个平台对我来说是一份事业,而不只是一份工作。”那时总资产还只有一两亿的中集在麦伯良眼中已然是承载了他做集装箱世界第一,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最佳事业平台。20多年后,麦伯良还满怀激情回忆年轻时自己做的这一明智决定,并说道:“对于我而言,梦想很重要。” 顺势而为,放弃了招商局的国企干部身份,麦伯良选择成为职业经理人,通过自己多年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家。

  登顶:集装箱老大转型升级

  此后的中集伴随着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快速发展,驶入了发展的加速通道。全球制造中心以及出口货物集散地向亚洲特别是向中国转移,珠三角源源不断增长的出口需求带给了中国航运业繁荣,也带来了中集集装箱事业十几年的黄金发展期。数据显示,1979年的中国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仅74万标准箱,到了2004年,吞吐量已上升至11549万标准箱。3年后的2007年,中国航运业更是达到了顶峰。

  1994年中集上市,并在10年间创造了上市公司的神话,10年间中集股票为其投资者创造了数十倍的财富。仅2004年,中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2.52%至265.68 亿元,实现净利润23.89 亿元,同比增长249.94%。2004年中集累计生产164万标准箱,销售157万标准箱,而全球需求量也仅为300万标准箱。 从1994年占市场份额的6%到2005年的55%,10年时间中集占据了全球集装箱产业的半壁江山,主导了从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的转变。中集与另一个企业胜狮,两个制造企业的崛起形成了集装箱制造业双寡头格局,这是集装箱业发展50年来从未出现过的,外界评价这是中集创造的产业神话。

  这期间的麦伯良就像一位船长,指挥着中集这艘大船一路“过关斩将”。1993年以后,中集连续通过并购大连货柜、南通顺达、新会大利、青岛现代、上海远东、天津北洋、上海宝伟等集装箱公司将集装箱业务布局至东北、华北、华东、华南,通过收购德国、英国的公司,引进消化吸收冷箱、罐箱等核心技术,“将最简单的产品做到了不简单”,每一步都显示了麦伯良的高瞻远瞩。

  集装箱领域的成功成就了麦伯良“做世界第一”的梦想,然而他的梦想不会止步于此。2000年开始,中集开始从战略发展上考虑逐渐减少对集装箱业务的依赖,瞄准其他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机遇,多元化发展开始起步。中集在麦伯良的带领下,于2002年进入道路运输车辆业务,2008年以后又进入天然气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一路进行跨国并购、技术突破、管理优化、人才培育,将德国齐格勒、ZIEMANN等百年名企都收入囊中。中集简明高效的先进管理模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几大板块业务逐渐自成一体。2014年中集业绩报告显示,中集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以高端海工装备制造、能化装备、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为代表,一批契合国家战略规划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在集装箱业务市场份额不变的前提下,营收占比稳定下降至三分之一左右;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超过700亿元。中集集团的转型升级,堪称深圳传统产业的样本之一。

  在挥剑进入多个行业,并有10多个主导产品做到世界第一的时候,麦伯良头脑中的创新思维仍在不断活跃。立足于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和相互信任关系,以及中集拥有的资金优势,麦伯良近两年创造性地运用了“金融租赁”方式为客户直接建造集装箱大船,中集作为资源整合方,集合造船、技术、资金、服务等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赢来了达飞、地中海航运等多家国际航运大鳄的青睐,为中国造船业商业模式创新迈出一大步。麦伯良不无骄傲对深圳商报记者表示,“这件事国际上都没有人做过,别人想复制也比较难,这是我们中集30年的事业赢得的客户信任。”

  2015年7月,中集建造的“中海油服兴旺号”在中国南海成功开钻

  入海:海工板块开创“中集明天”

  在进军多元化业务的进程中,海工板块是让麦伯良感觉最为艰难,也最寄予厚望的事业,被誉为“中集的明天”。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难度最大,投入资金最多,国际竞争压力也最大,但中集要实现产业升级,真正站在制造业的顶峰,这一选择虽然艰难,意义却更深远。

  麦伯良对深圳商报记者表示,在2004年被评为CCTV年度经济人物之后的10年,他一直非常低调,不敢对公众和媒体表态,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工板块尚未成功,5年亏损了30亿元,但他自己认为这种表现在海工领域是正常的,自己有信心最终能成功。2014年,历经5年的摸索和创业期的艰辛,中集海工板块终于实现了同比扭亏为盈,并带给中集未来无限想象空间。麦伯良感慨地向深圳商报记者表示,“一座钻井平台造价四五十亿元人民币,与大飞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集国家之力钻研大飞机,而我们就靠自己的力量,遵循市场的规则,去学习和竞争,大飞机和钻井平台都成功了,我们国家才真正‘上天入海’,中国制造业才真正上了一个阶梯。”麦伯良振兴国家制造业的豪情展露无疑。

  如今中集的钻井平台已驶入北海、南海作业,其成绩赢得了国际国内客户的赞许,订单不断飞来。2010年10 月以来,中集来福士已成功交付9座深水半潜式平台和9座自升式平台,产品覆盖北海、巴西、西非、墨西哥湾等全球主流油气产区,其中在挪威北海作业的COSL 系列半潜钻井平台七次获得综合性能评比排名第一,赢得国际主流客户认可。仅2014年,中集来福士共获得11.21亿美元订单,在手订单总计约50亿美元,包括五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占全球在建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22%市场份额。握着这样优良的业绩,麦伯良说自己终于可以站出来说话了。

  权威机构预计,2013年至2018年,全球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在3270亿美元以上,其中,海工装备市场年需求在650亿美元至810亿美元之间。中集在高端海工装备市场大展拳脚的空间还很大。

  2015年是国家“互联网 ”战略、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战略加速推进的一年。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赖制造业与互联网联姻的工业4.0新业态。中集并没有止步,以自动化生产、机器人制造、激光加工技术为代表的中集梦工厂、重卡现代化生产线、绿洲工厂等项目已经落地。与此同时,积极探索新业务领域,2014年底设立中集电商,试水社区O2O公共物流平台业务,目前已在快速推进。多家研究机构认为,中集电商的发展包括两个战略意义,一是深耕社区O2O应用领域,最终成为流量大、服务多、有粘性的社区平台;二是中集物流业务将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中集电商也是中集创业精神、管理文化的有益探索和进一步升华。

(值班编辑:zzz)
▋新闻关键词:
信息检索
关键字
最新专题
图片

视频